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陕西高校去年33万毕业生都去哪了?︱报告出炉


陕西省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332035人,截至当年11月1日,已就业271076人,初次就业率81.64%。

2月4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2020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陕西是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地区中最为集中的省份。其中,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在陕西省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5.96%、46.70%、59.03%、73.11%。

西安作为省会城市,自然是众多毕业生的集中就业地。

产业要强大,创新是第一位,而创新则要靠人才,正在打造“6561”现代产业体系的西安,更是求贤若渴。

从上述报告中,不难看出,西安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持续增强。

先留才,再引才

报告显示,2020年陕西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332035人,比上年增加3099人,增幅为0.94%。其中,本科生最多,为168445人,占比50.73%。

从就业区域来看,陕西是主要就业区域,共134712人。

分学历来看,在陕就业的博士生1211人,占比55.95%;硕士生13102人,占比46.7%;本科生59976人,占比59.03%;专科生60423人,占比73.11%

陕西省也是不同院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最为集中的省份。

双一流建设大学、陕西省高水建设大学、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与独立院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其他类型院校(研究所及陕西省委党校)毕业生,在陕西省就业的比例分别为40.16%、54.69%、71.19%、73.02%、73.35%、68.73%、78.08%、93.18%。

从专业来看,工学在陕西就业人数最多。

包括能源动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信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航空航天、力学、生物工程等数十个门类——这也和西安的硬科技属相匹配。

西安打造人才聚集区,先从留住高校毕业生开始。

去年以来,西安出台了企业用工保障10条措施、稳就业23条举措、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20条意见、吸引集聚硕博研究生若干措施等10余项惠企利民政策,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各类交流台。

西安推出的“乐业卡”及乐业补贴毕业生可根据个人就业阶段,每人最高可累计申领乐业补贴1000元。

符合条件的应届博士研究生,符合西安市“6561”现代产业体系急需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的应届硕士研究生,均可申领硕博人才奖及硕博人才求职创业生活补贴。

留住毕业生,最关键的是住房问题,为此,西安对3年内普通高校新毕业大学生或5年内“双一流”院校新毕业大学生入住人才公租房的,免于资格审核,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直接办理入住手续。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底,西安提供大学生公租房2.3万套,解决了超过3万名新毕业大学生的阶段住房需求。

人才与产业共舞

留住人才的同时,西安更注重人才的引进,并与项目招商列为同等地位。

去年上半年,西安发布了招商引资重磅文件《关于加强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聚力“双招双引”,培育发展新动能。

西安在扩大吸引外来投资的同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投资、项目融通与推进人才、创新并举,打造西部人才集聚区和区域国际人才高地。

数据显示,2020年,西安实际利用外资76.77亿美元,同比增长8.78%,实际引进内资3748.1亿元,同比增长8.86%,总量、增速、完成进度均列全省第一位。

在人才引进,成绩同样不错,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7万人。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方面,引进外籍专家海归人士110人,引进重点产业领域的高精尖人才263人。

去年8月,《西安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出台,推动人才服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持续增强人才归属感、满意度。

西安还出台“‘6561’现代产业急需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涵盖西安12大产业范围192个急需紧缺岗位。

具体到岗位名称、紧缺急需指数、年薪、岗位职责、学历/专业/资历要求及知识技能要求等,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

刚刚结束的西安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人才领域:

创新人才引育、激励机制,设立5亿元市级人才发展基金,发放硕博人才奖和求职创业生活补贴,年内引进各类人才10万人以上。

今年初,西安设立高层次研究生就业储备池,助入池应届硕博人才就业创业。

入池后的应届硕博研究生,在西安就业或创业后,可以申领“西安硕博人才奖”和“硕博人才求职创业生活补贴”。

2020年,西安经济迈入万亿大关,和全力推进的“双招双引”密不可分。今年,又适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全运年,产业不断发力之下,西安将释放出强劲的人才“西引力”,与这座城市共辉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