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号”一骑绝尘,西安国家物流枢纽加速形成
“长安号”全年开行3670列,重载率、货运量、实际开行量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1月18日下午,西安召开了中欧班列长安号2020年度开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行情况。
全国范围内,主要城市中欧班列开行数据相继公布,以重庆为例,2020年,重庆开行中欧班列达到2177列,同比增长了44%,为9年来新高。
西安“一骑绝尘”,将其它城市甩在身后。
而纵观2020年中欧班列的表现,可概括为:“稳定”、“担当”和“创新高”。
“长安号”的运行,更是如此,不仅运行数据保存常态化稳定,而且在运行管理上,也不断创新突破,成为西安经济增长的强劲引力。
破历史新高
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是上年的1.7倍;运送货物总重达281.1万吨,是上年的1.6倍;
从开行数、运送货物量上,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欧洲方向约占全国市场总量的20%,超过8万吨防疫物资运抵欧洲,为国际防疫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亮眼的数据之下,中欧班列长安号再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不仅三项指标第一,而且全年质量评价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辐射范围也由“线”向“面”转变,开行质量由单一出口向双向互济转变。
如中欧班列长安号已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开通运行15条干线通道,覆盖了欧亚大陆全境;
创新拓展的跨越里海、穿越土耳其马尔马拉海底隧道国际线路以及直达立陶宛维尔纽斯、斯洛伐克多瑙斯特雷达等线路,进一步提升了运行时效和辐射能力;
通过“干支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西欧”集结体系,相继开行了渭西欧、贵西欧、芜西欧、安西欧、榆西欧等12条集结线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等主要货源地;
……
产业集聚加速
频频提速、扩线的运输通道,也带动产业不断向西安集结。
据悉,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货源在西安港进行集散分拨,省外货源超过70%;进口货物70%以上由西安分拨至全国。
不仅如此,西安港也由运输通道不断向产业集聚转变。
上述发布会通报,截止目前,西安港已聚集外贸类企业360余家、物流企业300余家,2020年进出口贸易额预计将达95亿元,较上年增长7.7倍。
自身产业的增长,也带动着重量级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落地生根”。
如正在引进年产值达200亿元的康佳产业集群项目,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企业已投产11家,正在落地15家,达成落户意向30家。
作为西安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中欧班列的高质量运营,也带动着西安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西安进出口总值3172.44亿元,同比增长6.4%。
其中,其中,出口总值1619.64亿元,增长1.0%,年内增速首次转正;进口总值1552.80亿元,增长12.6%。
集结到枢纽
高质量运行的背后,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也成为西安在“丝路”上的重要目标。
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5个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
虽然5个城市共同入围,但“长安号”凭借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以及西安的“抢先”布局,在这一轮竞争中享受独特的优势。
围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西安各类政策、举措不断,全国第一的指标,就是全面发力下的成绩。
上述发布会上,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项目,再次被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
相关的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如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集拼货运通道拓宽改造及集卡分拨场站项目、中欧班列长安号中转集拼场站项目、“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枢纽平台项目等。
做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陆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万标箱,西安港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0亿元——2021年,西安也为自己制定了新目标。
中欧班列“长安号”的领衔发展,成为西安发展的“金子招牌”,更多的企业、产业向西安集结,与这座城市共辉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