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闹长安”西市站,体验不一样的盛唐丝路文化~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数字大礼包”首发来袭!
盛世之都,西市留痕,唐朝的辉煌与长安西市的风采,是一场时空交相辉映的繁荣盛景。作为中国首家非国有 “国家一级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座特色鲜明的遗址类博物馆,主要以反映盛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彰显盛唐的辉煌与光明。在文化创新、数字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大唐西市博物馆与时俱进,主动拥抱新兴技术,联合陕西大头菜共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数字闹长安”西市站数字文化体验活动,将于8月10日重磅开启,数字科技与传统文物的完美碰撞,将在这个暑期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盛唐丝路文化体验。(ps:更推荐大家来大唐西市博物馆线下打卡体验哦~)
你印象中的盛唐丝路是什么样子?是悠悠驼队,还是繁荣贸易,亦或是晦涩难懂的梵文佛经教义......大抵都离不开珍藏于博物馆内的一尊尊、一件件流芳百世的丝路宝藏文物。本次活动以大唐西市博物馆的Logo样式和极具盛唐丝路特色的馆藏文物为核心元素载体,结合陕西大头菜共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APP吉祥物,延展并设计制作博物馆专属的数字徽章、数字明信片及数字景观。
数字时代,文物数字化成为了文化交流的另一张“通行证”,此次“数字闹长安”活动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支撑,以数字资产为展现形式链接科技与文化,真正实现了文化数字化的唯一性、永存性。“数字闹长安”西市站活动以收藏、互动、体验的方式将文化内核与个性追求相结合,让现实和虚拟交织、让传统与现代融合,将为游客带来一场独具创意的丝路文化体验。
本次活动,游客不仅可以注册免费领取大唐西市博物馆专属数字徽章;同时还可以实现“丝路遗珍”主题数字明信片的实物兑换领取与AR体验;此外将有四款盛唐丝路数字景观供游客AR体验与3D把玩。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将借助数字赋能实体文创的方式,如果用户购买数字景观还将有机会获得大唐西市博物馆自有文创产品的9折优惠及陕西大头菜共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超清复刻画(部分)免费送、折上折的权益赋能。
数字徽章及数字明信片领取扫描下方二维码
具体操作见后两篇攻略
一、数字徽章五款
以大唐西市博物馆LOGO为基础进行设计,依次为徽章-银、徽章-玫瑰金、徽章-绿翡翠、徽章-金镶玉、徽章-金。
二、“丝路遗珍”主题数字明信片十款
原型素材:
汉、“人民昌、中国强”铜镜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镜背铸有“人民昌·中国强” 等47字铭文为迄今仅见,折射出华夏民族古今辉映的家国情怀。
唐、汉白玉力士像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圆雕的力士呈握拳瞠目站立状。肌肉发达,神情亢奋,彰显着那个时代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唐、开元通宝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唐高祖武德四年,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开元通宝革新了秦汉以来以铢为两的旧制,开创了以宝货制为钱文的先河。
唐、黄地团窠双鹿纹织锦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织锦主体纹样为连续花节纹团窠内,一对相向的大角祥鹿立于花式承台上,是典型的丝路胡风和多元文化面貌。
唐、彩绘胡人骑驼俑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该俑整体呈胡人骑驼行走状。驼俑形体高大,人物生动传神,是唐代彩绘骑驼俑中罕见的精品。
唐、纯金镶嵌琉璃宝珠双胡人戒指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戒指由两个对应的高鼻深目、上身袒露的胡人双手捧托戒面、足登珍珠构成。绿琉璃的戒面上刻有族徽和足下的红宝珠均为丝路遗风。
唐、打马球纹铜镜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镜背内区表现了四位手持球杖骑在马上,身姿潇洒、动作各异的马球手。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波斯传入的马球运动在唐代的风靡盛况。
唐、凤鸟葡萄纹鎏金錾花银杯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杯为纯银鎏金,锤碟成型,錾刻为纹。主体纹样为串串葡萄和飞翔的凤鸟,寓意吉祥美好。环形的把手上有指垫,呈粟特风格。
唐、三彩胡旋舞凤首壶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三彩凤首壶,凤嘴微启内衔宝珠,忍冬形曲柄,腹部两面纹饰相同, 生动的再现了胡伎单足立于毯上旋转起舞的妙曼瞬间。
唐、十二峰陶砚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陶砚以唐人吟诵的“十二峰”山景为题材塑造成形。是迄今已知有明确地层纪年佐证的十二峰陶砚。
明信片实物及卡套
三、数字景观四款
(1)纪念款:大唐皇城
以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开元通宝》为基础进行设计。
(2)纪念款:角逐罗马
以大唐西市博物馆藏《纯金镶嵌琉璃宝珠双胡人戒指》为基础进行设计。
(3)纪念款:胡姬酒肆
以大唐西市博物馆馆藏《双龙柄白瓷壶》为基础进行设计,结合胡姬酒肆的文化。
(4)研学款:穿越古今
以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彩绘胡人骑驼俑》为基础进行设计。
“数字闹长安”西市站活动,从文物到文创,从活动到体验,科技赋能,守正创新。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以丝路的盛世潮流为锚点,借新兴的数字科技与极富盛唐底蕴的“馆藏文物”,以精美文物为画卷,用数字科技为画笔,深入挖掘盛唐丝路文化,描摹盛唐时代的绚丽丝路风韵,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兼具古韵之美与酷炫之态,让传承千年的盛唐丝路文化遗产逐渐“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