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文学经典列入高考语文必考,研究文学的耿直教授说了什么?
家有高考考生的北京家长们,这两天最关注的应该是下面这条消息吧——
是的,北京教育考试院宣布了,2017年《考试说明》的语文科目中,12部古今中外文学和文化经典篇目中,有6部将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此举在于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名著,提升阅读经典能力,从而发挥经典阅读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绽君已经不高考很多年,但还是带着对青葱岁月的无限怀旧,请教了多位研究文学的专家对这件事的看法。他们的答案精彩纷呈,有不避锋芒、直言不讳的个人意见,也有情怀满满、语重心长的谨慎建议。
先来看看是哪6部文学作品吧
1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包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其中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2
《呐喊》
作者 :鲁迅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写作于我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期,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深广的历史内容和高超的文学技巧相结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座高峰。
3
《边城》
作者:沈从文
1943年完成的《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抒发乡土情怀的优秀中篇小说。全书共21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似一幅或浓或淡的水墨画。
这部小说突出了湘西世界的山水之美、风情之美和人性之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4
《红岩》
作者:罗广斌 杨益言
这部红色经典小说,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
5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这是一部全景式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6
《老人与海》
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美)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写作技巧上,海明威用对话的简洁、明快、有力,修辞的干净,韵调的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专家来了———
6部入选作品的文学地位不言而喻,高考政策提升考生阅读经典能力的初衷也值得肯定,但见仁见智的文学作品,遭遇相对以答案论英雄的高考,是一种改革与进步?还是对文学的僵化?世界文学宝库瑰宝无数,只选6部作品,能否真正考核学生们的阅读经典能力?
带着这些问题,艺绽君采访了多位文学研究专家。请围观群众自备瓜子小板凳,咱们这就开讲啦——
问:对这6部文学作品的入选,您如何评价?
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直言选择标准混乱,没有很好针对中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接受程度来挑选:“这不是把喂给大象的食物喂给兔子吃吗?比如《红楼梦》《呐喊》高中生读懂非常难,《红岩》又太简单化、模式化,内容单调,很不适合21世纪的中学生来读。几部作品都属于经典,但总之丰富性不够。”他感慨,现在中学教育真正的专家太少,有很多东西不符合教育的规律。
北师大文学博导张柠也实力“补刀”:“《老人与海》,小孩怎么看得下去?一点趣味性都没有嘛!这是考老人还是考孩子?”
问:《红楼梦》那样高深的文学作品,中学生能理解得了吗?(晚熟的艺绽君替自己问)
作为一个在小学时就读了《红楼梦》的真学霸,另外一位来自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陈福民教授认为,要想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状况,这部作品是必读的,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读《红楼梦》,都会读出不同的东西。”年轻的孩子可能会看宝黛爱情,年长一点的可能会看其中的世态人情。毕竟这部小说之丰富之伟大,不是可以简单概括的。“(嗯,你是学霸你说的都对!)
问:针对《红岩》这样的红色经典入选,您怎么看?
考验采访对象的时候到了!有人笑而不语,直言这个问题还是“私聊”。而《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叶开坦率表示,其实要挑红色经典也不要紧,只是不少书目在语言和艺术的表现力上都超过了《红岩》,比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的《三里湾》等。
问:针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考核,您觉得如何设置相应题型更加恰当?
耿直boy李建军再次”出镜“,苦口婆心:题型千万不能太僵硬!他说,文学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力,对人物、情节表现和修辞的分析能力,必须灵活一些。“语文是最体现个性和才情的活泼泼的东西,就像鱼儿在水中游动时那样,但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很多东西都是死的,根本就是在晒鱼干!”(估计很多人都想给这个比喻点赞呵)
叶开则建议,类似作品的命题应该允许学生进行个人论述,以体现他们自己的理解,“要注重考察语言的组织能力、整体写作和表达能力,而不是用标准答案来限定学生,这不利于我们面向新的时代。”
问:对纳入高考语文考察范围的文学作品,您有没有自己认为更合适的推荐?
叶开认为,《呐喊》不是能够代表鲁迅最高成就的作品,鲁迅小说中更多的精华还是集中在《彷徨》,另外还有《朝花夕拾》,也值得看。他认为,只限定6部作品的做法值得商榷,“局限性太大,可以再给学生多一点选择,才能显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
李建军认为这次选择有太多遗珠:比如史铁生,他在思考深度和高度上超过很多当代作家,不应该被忽略;还有杨绛,是他认为现代汉语写作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其语言质朴、含蓄、典雅又富有历史感,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而古典文学方面,很多明清笔记读物如《幽梦影》《菜根谭》等,语言妙趣横生又包含人生哲理,“其实可以找一些专家编一个选本,把一些作家最好的代表作纳入进去,更有针对性,而不是像这样笼统地一刀切。”
————样题来了———
为了给考生们指路,教育考试院推出了三道参考样题,艺绽君贴给大家瞅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考考自己。